烫伤水泡越来越大可能由烫伤深度较深、局部感染、不当处理、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消毒包扎、抗感染治疗、避免摩擦、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
二度以上烫伤会导致真皮层损伤,组织液渗出形成张力性水泡。家长需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避免自行挑破,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水泡破溃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入侵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表现为红肿热痛加剧、脓性分泌物,需就医清创,可使用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夫西地酸乳膏。
冰敷、涂抹牙膏等错误方法会加重组织损伤。烫伤后应立即用15-25℃流动水冲洗20分钟,家长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民间偏方。
部分患者对烫伤药膏辅料过敏会导致接触性皮炎。若出现皮疹瘙痒需停用可疑药物,更换为凡士林纱布包扎,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烫伤后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促进创面修复,水泡直径超过3厘米或伴有发热需紧急就诊烧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