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湿臭可能由外耳道炎、真菌感染、耵聍栓塞或湿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抗感染治疗、耵聍软化取出或局部用药等方式改善。
日常清洁不当导致耳垢堆积,引发异味。建议用温盐水浸湿棉签轻柔擦拭外耳道,避免掏耳过深损伤皮肤。家长需定期检查儿童耳道卫生。
细菌感染可能伴随红肿疼痛,真菌感染常见白色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克霉唑软膏或硼酸酒精溶液,需完成全程治疗。
油性耵聍易黏附灰尘产生臭味。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由医生冲洗,禁止自行挖耳。伴有听力下降时需排除胆脂瘤可能。
过敏性湿疹会导致耳道渗液结痂,表现为黄色分泌物。局部可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避免频繁使用入耳式耳机。若出现持续流脓或发热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