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胎记不一定是血管瘤。红色胎记主要包括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等类型,血管瘤只是其中一种可能。
鲜红斑痣是毛细血管畸形导致的红色斑块,出生时即可出现,表面平坦不突出皮肤,常见于面部或颈部,通常无须治疗,影响美观时可选择激光治疗。
草莓状血管瘤表现为鲜红色隆起肿块,多在出生后数周出现,1岁内可能快速增长,部分可自行消退,若生长迅速或影响功能需就医,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
海绵状血管瘤位于皮下组织,呈蓝红色结节状,可能伴随疼痛或压迫症状,需通过超声或MRI确诊,治疗方法包括硬化剂注射、手术切除。
混合型血管瘤同时具有浅表和深部血管瘤特征,生长迅速且范围较大,可能影响器官功能,需早期干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联合激光或手术。
发现红色胎记应及时就医明确性质,避免自行处理,日常注意观察胎记大小、颜色变化,避免摩擦或外伤刺激病灶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