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腹泻可通过回避过敏原、药物治疗、营养替代、肠道修复等方式治疗。牛奶蛋白过敏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肠道屏障功能不全、遗传易感性、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立即停用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包括配方奶粉、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添加剂,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过敏反应,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选择富含钙质的非乳制品如豆腐、深绿色蔬菜,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需求。
短期使用谷氨酰胺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高渗食物刺激,逐步建立口服耐受需在过敏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建议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过敏儿童需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家长应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隐性过敏原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