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解决。肠息肉通常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直径超过5毫米或有癌变倾向的息肉需内镜下切除,常见术式包括高频电切术和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禁食6小时并避免剧烈运动。
炎症性息肉可能与慢性肠炎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控制炎症。
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每日补充30克膳食纤维,适量食用西蓝花、洋葱等含硫苷蔬菜,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烧烤。
单发小息肉切除后每3年复查肠镜,多发息肉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每年复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应每6个月随访。
建议术后1周内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出现便血或腹痛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