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肝功能偏高可能由生理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胆道闭锁、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需警惕胆红素脑病、肝硬化等并发症。肝功能异常通常表现为黄疸、食欲减退、嗜睡等症状。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不完善可能导致暂时性肝功能指标升高,多数2周内自行消退。家长需加强喂养促进排泄,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
母婴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常伴发热、陶土色大便。需遵医嘱使用干扰素、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保肝治疗。
胆管发育异常致使胆汁淤积,可能引发进行性肝纤维化。表现为黄疸持续加重、肝脾肿大,需在2月龄前完成葛西手术或肝移植。
半乳糖血症等先天代谢缺陷会导致毒性物质蓄积损伤肝脏,多伴呕吐、生长发育迟缓。需严格饮食控制,必要时进行肝移植治疗。
家长发现婴儿皮肤黄染持续不退或加重时,应立即就医检查肝功能,避免延误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干预时机。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高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