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多数为良性病变,但存在一定恶变概率。常见类型包括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腺瘤及畸胎瘤等,极少数可能发展为卵巢癌。
多为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通常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退,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即可。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可能引起痛经和不孕。可通过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或腹腔镜手术干预。
包括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体积较大时需手术切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有关,表现为下腹坠胀感,恶变概率约10%-15%。
成熟畸胎瘤恶变率低于2%,未成熟型恶变风险较高。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或影像学提示实性成分时,需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探查。
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妇科超声及肿瘤标志物,避免过度摄入雌激素类保健品,出现腹痛加剧或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