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但两者并非等同概念。冠心病通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临床综合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指血管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当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超过50%并引发心肌缺血时,才被诊断为冠心病。
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无症状,发展为冠心病后会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活动后气促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首发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
确诊冠心病需结合心电图运动试验、冠状动脉CTA或造影检查,单纯影像学显示的动脉硬化而无缺血证据不能诊断为冠心病。
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硬化患者若不控制危险因素,最终约30%会进展为冠心病。
建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