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青光眼患者早期可通过药物控制眼压,仅部分难治性病例需手术干预。青光眼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眼压控制情况、视神经损伤程度及疾病分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通常采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如拉坦前列素、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控制眼压,需定期监测视野和视盘变化。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开角型青光眼,通过改善房水引流降低眼压,可延迟手术时间但效果可能逐渐减退。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若药物无法快速降低眼压,需紧急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以防止视神经不可逆损伤。
进展期青光眼出现视野进行性缺损时,可能需施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或睫状体光凝术,手术目的在于维持残余视功能而非逆转损伤。
青光眼患者应避免暗环境长时间用眼,控制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内,定期复查眼压和视野检查,术后仍需配合药物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