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儿童轻度倒睫可能随面部发育自行改善,但中重度倒睫需医疗干预。倒睫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等待、物理矫正、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3岁以下婴幼儿因鼻梁未发育完全,轻度倒睫刺激症状不明显时可暂不处理,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患儿眼睑。
对于睫毛局部倒生,家长可用胶布牵拉法暂时矫正,配合人工泪液缓解角膜刺激症状,需定期复查角膜情况。
严重倒睫伴随角膜上皮损伤时,可能需行睑内翻矫正术,常见术式包括缝线法、睑板楔形切除术,术后需使用抗生素眼膏。
继发角膜炎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家长应避免自行拔除倒睫。
建议定期眼科随访监测角膜健康,避免患儿揉眼,发现畏光流泪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