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源性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原发病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该病主要由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等引起。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戒烟限酒并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负荷。
常用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等,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针对慢性肾炎需控制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应强化血糖管理,肾动脉狭窄可考虑血管成形术,需定期监测血肌酐和尿蛋白。
肾动脉血运重建适用于血管狭窄超过70%者,终末期肾病需评估肾脏替代治疗指征,肾交感神经消融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心脏超声,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急症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