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垂肿块可能由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外伤血肿、脂肪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肿块特征判断具体病因。
皮脂腺堵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触诊呈圆形光滑包块,可能伴随红肿疼痛。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耳周炎症或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块质地较硬且可活动。需治疗原发病,可口服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耳垂穿刺、挤压等外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紫红色波动性肿块。早期冷敷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吸收,避免反复刺激。
皮下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柔软无痛包块,生长缓慢。直径超过2厘米或影响外观时,可通过脂肪瘤摘除术治疗。
避免自行挤压肿块,观察是否出现疼痛加剧或体积增大,必要时至耳鼻喉科或普外科就诊完善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