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结节大小、性质及症状,直径超过1厘米的实性结节或存在恶性征象时通常建议干预。
直径小于1厘米的良性结节可定期观察,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超过1厘米的结节需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存在微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等恶性征象时,无论大小均需进一步评估,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疾病相关。
结节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时,通常需手术切除,可能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有关。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热结节或怀疑甲状腺炎时,需进行核素扫描及激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左甲状腺素等。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避免高碘饮食,规律复查超声,疑似恶性时及时至内分泌科或甲状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