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症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因判断,多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症状较轻,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能增加血栓或出血风险。
感染、缺铁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通常为暂时性,控制原发病后血小板可恢复正常,无须特殊治疗。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导致的血小板持续升高,需通过羟基脲、阿司匹林等药物控制,可能伴随头晕或皮肤瘀斑。
血小板计数超过450×10⁹/L时易形成血栓,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突发胸痛或肢体肿胀需立即就医。
异常增多的血小板可能功能缺陷,导致鼻衄或消化道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建议确诊后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保持低脂饮食并遵医嘱调整抗凝方案,避免擅自服用活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