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需根据病变范围和症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主要与黏膜损伤深度、是否合并出血、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有关。
仅累及胃黏膜表层,多数表现为上腹隐痛或反酸,可通过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治疗,通常2-4周可愈。
胃黏膜损伤达血管层可能导致黑便或呕血,需紧急内镜下止血,并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同时纠正贫血。
全胃多发性糜烂可能引发剧烈腹痛和营养不良,需住院进行强化抑酸治疗,必要时输注营养液,警惕穿孔风险。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治疗,包含铋剂、两种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疗程10-14天。
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复查胃镜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