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病因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恶寒发热通常由感染性疾病、免疫反应、内分泌紊乱、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帮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冰袋冷敷额头、腋下等部位。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可缓解症状。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病毒或细菌引起,伴随咳嗽咽痛。肺炎多与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可能出现胸痛。需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治疗。
风寒型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风热型适用银翘散清热解毒。针灸大椎、曲池等穴位有助于退热,配合刮痧可改善微循环。
发热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小米粥、百合羹等易消化食物,体温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