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维生素D缺乏可通过日光照射、饮食调整、口服维生素D制剂、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维生素D缺乏通常由日照不足、饮食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肝肾疾病等原因引起。
每天保证15-30分钟户外活动,暴露面部和四肢皮肤,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建议家长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柔和时段。
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蛋黄、强化乳制品。母乳喂养婴儿建议家长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配方奶喂养需计算奶量中维生素D含量。
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3滴剂、维生素AD胶丸、胆维丁乳等制剂。治疗剂量需根据缺乏程度调整,家长需严格按医嘱给药。
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同时监测血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合并佝偻病者需配合钙剂治疗。
治疗期间避免长期大剂量补充,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指标,冬季或阴雨季节需加强预防性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