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心脏病多数情况下不构成生命危险,但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其危险程度主要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合并基础疾病、心理应激强度及个体代偿能力有关。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导致心悸、胸闷,可通过深呼吸训练、规律作息调节,严重时需使用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易引发心脏神经症,表现为胸痛伴濒死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可改善症状。
合并冠心病时可能出现ST段改变,需完善冠脉造影排查,确诊后需按冠心病规范治疗。
长期未干预可能发展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出现持续性心动过速,建议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保持低咖啡因饮食,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