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导致的失眠昼夜颠倒可能由生物钟紊乱、褪黑素分泌不足、焦虑情绪、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光照疗法、药物辅助、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
长期熬夜会扰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生物钟节律,表现为夜间清醒白天嗜睡。建议固定起床时间,早晨接受30分钟自然光照帮助重置生物钟。
夜间蓝光暴露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遵医嘱服用褪黑素片、阿戈美拉汀、雷美替胺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睡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可能与杏仁核过度激活有关。可尝试正念冥想、腹式呼吸训练,严重时需配合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抗焦虑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抑郁症等疾病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常伴心悸、情绪低落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如甲亢患者需服用甲巯咪唑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
白天避免补觉超过1小时,晚餐后适量散步有助于睡眠,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建议到睡眠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