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导致脱肛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脱肛通常由排便用力过度、盆底肌松弛、直肠黏膜下移、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推荐每日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保证充足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1500毫升。
乳果糖口服溶液可增加粪便含水量,聚乙二醇4000散能调节肠道渗透压,麻仁润肠丸具有润肠通便功效。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泻剂。
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排便协调性。每日坚持提肛运动,每次收缩肛门3-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10-15次。
对于重度脱垂患者可采用直肠黏膜环切术,直肠悬吊固定术适用于复发性脱肛。手术适应证需由肛肠外科医生评估,术后需配合排便训练。
建立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蹲用力,便后温水坐浴可缓解不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嵌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