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息肉可能引起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肛门不适、肠梗阻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与息肉大小和位置相关。
息肉表面黏膜破损可能导致无痛性便血,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长期出血可能引发贫血,可通过肠镜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息肉切除术。
直肠息肉可能产生里急后重感或排便不尽感,结肠较大息肉可能改变粪便形状,出现细条状便,需通过结肠镜评估后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低位直肠息肉脱出可能引起肛门坠胀或异物感,伴有黏液分泌,确诊后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经肛门局部切除或内镜下手术。
巨大息肉可能引发腹痛、腹胀等不完全肠梗阻症状,严重时需急诊手术切除,通常伴有肠鸣音亢进和排便停止等典型表现。
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日常保持高纤维饮食,避免久坐及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息肉恶变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