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病毒潜伏期咳嗽可能由病毒刺激、气道高反应性、继发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止咳化痰药、抗生素、抗过敏药等方式治疗。
感冒病毒侵入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复方甘草片缓解症状。
病毒感染后气道敏感性增高,接触冷空气或粉尘易诱发咳嗽。建议使用孟鲁司特钠降低气道反应性,必要时联合右美沙芬镇咳。
病毒损伤黏膜后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黄脓痰,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呋辛等抗生素。
部分患者对病毒蛋白或炎性介质过敏,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可短期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严重时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咳嗽期间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胸痛、咯血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