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大水泡可能与烫伤、摩擦损伤、接触性皮炎、天疱疮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
高温液体或物体接触皮肤导致表皮损伤,表现为红肿、疼痛、水泡。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避免戳破水泡,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皮肤与粗糙物体反复摩擦导致表皮分离,常见于手足部位。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可覆盖无菌敷料,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的免疫反应,伴随瘙痒、红斑。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氯雷他定片。
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表皮内水泡,易破溃形成糜烂面。需及时就医进行皮肤活检,治疗需系统性使用泼尼松、甲氨蝶呤、免疫球蛋白等药物。
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感染,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水泡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