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性早搏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导致猝死,但可能提示潜在心脏疾病风险,需结合具体病因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基础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遗传性心律失常等。
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时,可能增加恶性心律失常概率,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风险并针对性治疗。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异常可诱发室性早搏,纠正电解质失衡后多数早搏可缓解,无须过度担忧猝死风险。
心肌供血不足时频发多源室早可能演变为室速,建议完善冠脉检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出现频发室早需警惕,基因检测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降低猝死风险。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合并心悸、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