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面瘫通常由病毒感染、外伤、肿瘤压迫、脑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
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可使用阿昔洛韦、泼尼松、甲钴胺等药物。阿昔洛韦抗病毒,泼尼松减轻神经水肿,甲钴胺营养神经。
急性期后可进行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红外线照射每次15-30分钟。
针灸取穴以阳白、四白、地仓等为主。早期采用浅刺轻刺激,恢复期可加强刺激强度。
肿瘤压迫或外伤导致的面瘫需手术解除压迫。面神经减压术适用于外伤性面瘫,面神经吻合术用于神经断裂。
面瘫患者应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进行面部肌肉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