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可通过热敷腹部、口服解痉药、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疼痛通常由肠痉挛、炎症刺激、电解质紊乱、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用温热毛巾敷于脐周,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每次持续15分钟。热敷能松弛肠道平滑肌,缓解肠痉挛引起的阵发性绞痛,适合轻度肠炎患者居家操作。
山莨菪碱片、颠茄片、匹维溴铵等药物可阻断胆碱能受体,直接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需注意青光眼患者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口干等副作用。
按每公斤体重30毫升标准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腹泻导致的脱水会加重肠道缺血性疼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有助于缓解症状。
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针对细菌性肠炎。抗生素使用前应进行便常规检查,滥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腹泻。
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血便需急诊就医,发作期选择低渣流食,避免奶制品及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