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斜颈可通过姿势调整、物理治疗、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肌肉挛缩、产伤、先天性畸形、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日常喂养和抱姿中采用健侧哺乳、患侧玩具引导,避免头部长期偏向一侧。适用于轻度肌性斜颈,无须医疗介入。
由康复师进行胸锁乳突肌牵拉训练及颈部主动运动指导,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需持续2-3个月,家长需每日协助完成家庭训练计划。
对顽固性肌性斜颈可采用颈托矫正,需定期调整角度避免皮肤压迫。可能与产程中胸锁乳突肌血肿机化有关,表现为头部倾斜伴颈部活动受限。
保守治疗无效或骨性斜颈需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术后需佩戴矫形支具。通常与先天性颈椎畸形相关,可能合并面部不对称等症状。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头颈活动度,哺乳时交替方向,发现颈部包块或歪斜加重应及时就诊儿童骨科或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