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部分轻症患者可能自愈,但多数情况需要医疗干预。症状严重程度与自愈概率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感染菌株毒力、患者免疫力、是否及时补液、是否合并基础疾病。
志贺菌属毒力较弱时可能仅引起轻度腹泻,机体免疫系统可清除病原体;毒力较强的福氏志贺菌感染常需抗生素治疗。
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通过自身免疫应答控制感染,表现为发热2-3天后症状缓解;免疫缺陷患者易进展为中毒性痢疾。
及时补充电解质可预防脱水导致的病情加重,口服补液盐能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合并慢性胃肠疾病者易出现脓血便迁延不愈,糖尿病患者可能继发菌血症,此类患者需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并规范用药。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脱水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需注意饮食卫生并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