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可能影响肾功能,轻度表现为蛋白尿,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损伤或肾衰竭。出血热对肾脏的影响主要有病毒直接损伤、免疫复合物沉积、低血压性肾缺血、继发感染等因素。
汉坦病毒等病原体可直接侵袭肾小管上皮细胞,引起血尿和管型尿,需监测肌酐清除率,临床常用利巴韦林、干扰素、人血白蛋白进行抗病毒及支持治疗。
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可引发膜性肾病,表现为水肿和高血压,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免疫损伤。
发热期低血容量及休克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出现少尿和电解质紊乱,需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必要时采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合并细菌性肾盂肾炎,表现为高热和脓尿,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
出血热患者应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高钾食物摄入,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