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脓血可能由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直肠癌等疾病引起,症状排序为早期黏液便→进展期脓血便→终末期肠梗阻。
志贺菌或沙门菌感染导致肠黏膜溃疡,表现为发热伴脓血便。治疗需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蒙脱石散等药物,同时补充电解质溶液。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出现黏液脓血便,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可选用美沙拉嗪、泼尼松、硫唑嘌呤控制炎症,需配合低渣饮食。
阿米巴痢疾引发果酱样脓血便,粪便可检出滋养体。治疗采用甲硝唑、替硝唑、双碘喹啉,严重者需静脉补液。
结直肠癌导致暗红色脓血便,常伴排便习惯改变。确诊需肠镜活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出现脓血便应立即留取标本送检,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完善血常规、粪便培养及肠镜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