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肺燥与肺热均属肺系病证,但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肺燥多由津液不足导致,肺热则因热邪内蕴引起。
肺燥主要与秋燥外袭、久病伤津或阴虚体质相关,表现为干咳少痰;肺热常由风热犯肺、痰热壅滞或辛辣饮食诱发,多见痰黄黏稠。
肺燥以干咳无痰、鼻咽干燥为主,舌红少津;肺热以咳嗽气粗、痰黄稠厚为特征,常伴发热口渴,舌红苔黄。
肺燥多见细数脉,反映阴液亏虚;肺热常见滑数脉,提示体内热邪亢盛。
肺燥需滋阴润肺,可用沙参麦冬汤;肺热当清热宣肺,宜选桑菊饮或麻杏石甘汤,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
日常需注意环境湿度调节,肺燥者宜食梨、银耳等润燥之品,肺热者应避免辛辣食物,症状持续建议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