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是否需要拔甲主要取决于感染程度,当出现化脓性感染、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或趾甲严重畸形时通常建议拔甲。拔甲指征主要有局部脓肿形成、甲板嵌入深部组织、慢性肉芽肿增生、合并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甲周组织出现黄白色脓液积聚伴剧烈跳痛,可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热。需行脓液引流后拔除部分甲板,可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趾甲边缘刺入甲沟造成持续损伤,多因修剪过短或穿鞋过紧引起,表现为行走时刺痛。需拔除嵌入部分的甲板,术后可配合碘伏湿敷预防感染。
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甲缘形成紫红色肉芽组织,常伴随渗液和出血。可能需完整拔甲并电灼肉芽,局部可使用硝酸银溶液或莫匹罗星软膏。
糖尿病患者合并甲沟炎易进展为骨髓炎,血糖控制不佳者需早期拔甲。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广泛红肿时应考虑拔甲,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
轻度甲沟炎可通过温水泡脚、抬高患肢缓解,日常应保持足部干燥并正确修剪趾甲,避免穿尖头鞋。出现持续疼痛或化脓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