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膜炎多数情况下属于可控制的疾病,但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因和并发症。主要影响因素有感染类型、炎症范围、基础心脏疾病和治疗时机。
1. 感染类型:
病毒性心膜炎通常较轻,细菌性可能引发化脓性心包积液,需紧急抗生素治疗。
2. 炎症范围:
局限性炎症预后较好,弥漫性病变可能导致心包填塞,出现颈静脉怒张、奇脉等危象。
3. 基础疾病:
合并尿毒症或恶性肿瘤者预后较差,需同时处理原发病,可能表现为持续低血压和心影扩大。
4. 治疗时机:
早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症状,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需心包切除术。
出现胸痛伴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诊,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限制钠盐摄入并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