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能否自愈取决于病因和严重程度,轻度病毒性胸膜炎可能自行缓解,细菌性、结核性或肿瘤性胸膜炎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病毒性胸膜炎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胸痛、低热,通常2-4周自愈,可对症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双氯芬酸钠缓解症状。
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伴随高热、咳脓痰,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脓胸。常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未治疗可导致胸膜增厚。标准方案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肺癌或转移瘤引起的胸膜炎需原发病治疗,常伴血性胸腔积液,须通过病理确诊。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胸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监测体温和呼吸变化,出现气促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