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反复发作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监测胆红素水平、光疗干预、暂停母乳喂养等方式处理。通常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新生儿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喂养不足、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增加喂养频率至每日10-12次,确保每侧乳房吸吮时间充足。母乳不足时可短暂补充配方奶,帮助促进胆红素排泄。家长需记录婴儿排尿排便次数,每日尿量应超过6次。
经皮胆红素测定每周2-3次,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56μmol/L时需就医。家长需观察婴儿皮肤黄染范围是否扩展至手足心,伴随嗜睡或拒奶需立即就诊。
中重度黄疸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波长425-475nm光源可转化胆红素结构。光疗期间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婴儿眼部及会阴防护,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血清胆红素超过340μmol/L时建议暂停母乳2-3天,改用配方奶喂养。暂停期间需定时挤奶维持泌乳,黄疸消退后可逐步恢复母乳喂养。
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蚕豆等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婴儿每日晒太阳10-15分钟有助于胆红素代谢,持续黄疸超过14天需排除胆道闭锁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