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出现小疙瘩可能由毛囊炎、湿疹、过敏反应、传染性软疣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或疼痛。
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毛囊导致,常见于出汗过多或清洁不足部位,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脓头。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治疗。
湿疹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有关,典型症状为对称性红斑、丘疹及渗出。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型。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荨麻疹样丘疹,伴有剧烈瘙痒。需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由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珍珠样丘疹,具有传染性。临床可采用液氮冷冻、激光消融或咪喹莫特乳膏等局部免疫疗法。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刺激,出现持续增大或化脓的小疙瘩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