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外伤可能由机械性损伤、化学性刺激、温度性伤害、感染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耳部受到外力撞击、挤压或锐器划伤可能导致耳廓撕裂、鼓膜穿孔等损伤,需及时清创缝合,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感染。
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接触耳部皮肤或耳道可造成化学烧伤,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高温烫伤或低温冻伤可导致耳部组织坏死,轻者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重者需手术清创植皮。
耳部外伤后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引起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表现为红肿热痛,需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控制感染。
耳外伤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