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常见的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链球菌、厌氧菌以及单纯疱疹病毒等。
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至前庭大腺,导致腺体导管阻塞和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可能引发前庭大腺炎,伴随外阴水疱和溃疡,具有反复发作特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白色念珠菌过度增殖可能导致前庭大腺真菌性炎症,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表现为外阴瘙痒和豆渣样分泌物,可使用氟康唑、克霉唑或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
阴道毛滴虫感染可能继发前庭大腺炎症,典型症状为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需采用甲硝唑、替硝唑或奥硝唑等抗原虫药物治疗,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急性期可温水坐浴缓解症状,出现脓肿需及时就医切开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