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动物肝脏、红肉、深色蔬菜、维生素C搭配等食物补充铁元素,也可遵医嘱服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药物。
猪肝、鸡肝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每周食用2-3次,每次50克左右,需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风险。
牛肉、羊肉富含易吸收的铁蛋白,建议选择瘦肉部位,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00克,避免过量脂肪摄入。
菠菜、苋菜含非血红素铁,烹饪时建议焯水去除草酸,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彩椒可提升铁吸收率。
柑橘类水果、猕猴桃与含铁食物同食,可将非血红素铁吸收率提高2-3倍,建议餐后30分钟内食用。
适用于轻中度缺铁性贫血,可能出现胃肠刺激症状,需避免与钙剂、浓茶同服。
铁含量较高且胃肠道反应较轻,适合不能耐受硫酸亚铁的患者,需空腹服用吸收更佳。
新型补铁剂,胃肠刺激小且吸收稳定,适合孕产妇及术后贫血患者,需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
食疗期间应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合并严重贫血或基础疾病者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联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