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尿液传播,但传染概率较低。肾结核的传染性主要与活动性肺结核、泌尿系统开放性病灶、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等因素有关。
肾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当肺部结核病灶处于活动期时,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血液播散至肾脏,此时患者痰液和尿液中均可能检出结核菌。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
当肾结核导致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形成溃疡性病变时,尿液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可通过排泄物传播。需进行尿液结核菌培养确诊,并联合使用乙胺丁醇、链霉素等药物治疗。
艾滋病、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肾结核后,结核菌繁殖活跃,传染风险增高。除抗结核治疗外,需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功能。
与肾结核患者共用卫生间或接触被污染物品可能造成传播,但日常社交接触传染概率极低。接触者应做好个人防护,高危人群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肾结核患者应单独使用卫生洁具,尿液需消毒处理,家庭成员建议进行结核病筛查,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支持并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