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肛门不适等。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上述表现,需结合肠镜检查确诊。
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多由息肉表面黏膜破损导致。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酚磺乙胺片等止血药物。
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能与息肉刺激肠壁有关。需通过肠镜评估息肉性质,必要时行内镜下切除术。
肠道黏液分泌增多导致粪便表面附有黏液,常见于绒毛状腺瘤。确诊后可通过高频电切术或黏膜切除术治疗。
较大息肉可能引起肛门坠胀感或异物感,需排除痔疮等疾病。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出现持续症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