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切病人痰多可通过体位引流、气道湿化、药物祛痰、吸痰护理等方式缓解。痰液增多通常由感染、气道干燥、排痰能力下降、分泌物黏稠等原因引起。
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流向大气道,每日重复进行3-4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操作时需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或人工鼻保持气道湿润,稀释痰液便于排出,湿化液温度需维持在32-35摄氏度,避免气道黏膜损伤。
氨溴索口服溶液可促进浆液分泌降低痰液黏度,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能分解痰液黏蛋白,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调节黏液分泌,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采用无菌技术进行负压吸引,吸痰管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套管长度,单次吸引时间控制在10秒内,吸引负压维持在80-120mmHg。
保持病室温度22-24摄氏度,湿度60%-70%,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定期翻身拍背帮助排痰,出现痰液颜色改变或发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