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久坐、调节饮食、及时治疗肛肠疾病等方式预防。肛周脓肿通常由细菌感染、肛窦炎、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水清洗肛门,排便后及时清洁,避免粪便残留刺激皮肤黏膜。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可减少细菌滋生概率。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久坐人群可使用透气坐垫缓解压力。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推荐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便秘。
肛窦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地奥司明等药物。糖尿病患者需规范控糖,血糖波动易导致感染风险升高。
出现肛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挤压脓肿。日常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每次收缩维持5秒,重复进行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