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舌部表现可能包括白色念珠菌感染、毛状白斑、口腔溃疡及卡波西肉瘤,症状按感染进展程度从早期黏膜病变到晚期肿瘤性改变排列。
舌面覆盖乳白色伪膜,刮除后可见充血基底,与免疫力下降导致真菌过度增殖有关。需使用氟康唑、制霉菌素含漱液或克霉唑口腔贴片抗真菌治疗。
舌侧缘出现无法刮除的白色绒毛状斑块,由EB病毒激活引起。可尝试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加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控制HIV病毒载量。
舌体多发深大溃疡伴剧烈疼痛,与免疫缺陷导致的黏膜修复障碍相关。局部应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或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症状,需配合系统性免疫调节治疗。
舌背紫红色结节样病损,属艾滋病指征性肿瘤。需进行化疗或局部放疗,根本治疗依赖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重建免疫功能。
出现上述舌部病变应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日常保持口腔清洁并定期复查CD4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