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与细菌感染直接相关,主要由汉赛巴尔通体细菌引起,常见表现包括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伤口红肿等,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和伤口护理缓解。
汉赛巴尔通体是猫抓病的主要致病菌,通过抓伤或咬伤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皮肤丘疹和局部炎症反应,治疗需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或利福平等抗生素。
带菌猫的唾液或爪部沾染病原体后,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接触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并观察是否出现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肝脾肉芽肿,临床需联合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同时监测血常规和炎症指标变化。
幼猫携带病原体概率较高,建议定期为宠物驱虫体检,避免与流浪猫密切接触,患者出现持续发热需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
患者应避免抓挠病灶部位,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恢复,出现化脓性淋巴结炎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