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可能引起便秘,常见原因包括息肉体积增大阻塞肠腔、炎症刺激肠蠕动异常、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合并肠道功能紊乱。
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可能机械性阻碍粪便通过,表现为排便费力、便条变细。肠镜检查确诊后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沙可啶肠溶片。
息肉表面糜烂可引发局部充血水肿,导致肠管敏感性下降。患者可能伴随腹胀、排便不尽感,需行病理活检排除恶变,治疗药物可选美沙拉嗪栓、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匹维溴铵片。
低纤维高脂饮食会加重息肉患者的便秘症状,每日膳食纤维摄入不足20克时,粪便体积缩小且传输延缓。建议增加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息肉长期刺激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神经调节异常,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可配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莫沙必利片等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
发现便秘伴随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术后患者应定期肠镜复查并保持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