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雾化时咳嗽可能由药物刺激、气道高反应性、操作不当、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可通过调整雾化参数、更换药物、对症处理等方式缓解。
部分雾化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等可能直接刺激气道黏膜,引发反射性咳嗽。建议改用生理盐水雾化稀释药物浓度,或更换为沙丁胺醇等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敏感性增高,雾化颗粒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需预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后及时漱口清除残留药物。
雾化流速过快或温度过低会导致冷刺激,正确方法为采用6-8L/min流量,药液温度保持在20-25℃。家长需确保儿童使用面罩紧密贴合面部。
肺炎、肺水肿等疾病本身可加重咳嗽,可能与感染未控制或心力衰竭有关,常伴发热、咳痰。需联合抗生素、利尿剂等原发病治疗,必要时改用氧气驱动雾化。
雾化前后2小时避免进食,选择坐位姿势,出现持续呛咳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治疗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