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可通过复温治疗、喂养支持、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寒冷环境暴露、感染、早产低体重等原因引起。
逐步提高环境温度至中性温度,使用预热的辐射台或暖箱复温,每小时监测肛温变化,复温速度控制在每小时升高0.5-1℃。
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或静脉营养,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喂养不足时可选择鼻饲,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开始逐步增加。
遵医嘱使用多巴胺改善循环,青霉素类抗生素控制感染,静脉注射维生素K预防出血,避免使用对新生儿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出现肺出血时给予气管插管,并发DIC时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家长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定期测量体温,发现皮肤硬肿或体温不升应及时就医,避免包裹过紧影响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