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烫伤后局部出现水泡属于二度烫伤,常见原因包括高温液体接触、热蒸汽灼伤或短暂接触高温物体,可通过冷疗处理、水泡保护、药物镇痛、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完整水泡无须刺破,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若水泡破裂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灼痛感,避免使用酒精类消毒剂刺激创面。
每日用碘伏消毒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是否出现红肿化脓等感染征象,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
恢复期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若水泡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