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骨后遗症主要包括神经损伤、面部不对称、咀嚼功能障碍、感染等,多与手术操作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
手术中可能损伤面部神经分支,导致局部麻木或肌肉运动异常。需营养神经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
骨骼切除量计算偏差或愈合过程中骨质吸收不均可能导致面部轮廓不对称。轻度可通过填充矫正,重度需二次手术修复。
颧弓或下颌骨形态改变可能影响咬合关系。早期可通过软食和咀嚼训练改善,持续功能障碍需正畸或手术调整。
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切口或深部组织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需及时清创并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CT评估骨骼愈合情况,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